Back
Featured image of post 5 首德布西經典鋼琴名曲,帶你探索印象派音樂的魅力世界!

5 首德布西經典鋼琴名曲,帶你探索印象派音樂的魅力世界!

德布西的音樂就像調色盤一樣豐富多彩,但很多人都被複雜的技巧嚇跑了。今天精選 5 首「相對好上手」的德布西作品,從夢幻的《月光》到調皮的《小黑人》,每一首都有不同的個性和故事。

      

德布西是印象樂派的大師,他的每一個音符都像在畫布上調色一樣,充滿了色彩和想像空間。但說實話,他的很多作品對初學者來說確實有門檻,複雜的和聲與技巧要求往往讓人望而卻步。

不過,先不要放棄!德布西也寫過許多相對親民、技術門檻比較沒那麼高的作品。今天精選的五首作品,不會讓你彈到崩潰,但絕對能讓你體驗到德布西的多重人格,從溫柔夢幻到調皮搗蛋,應有盡有。

💡 德布西真的沒有很簡單

在開始之前,還是想要溫馨提醒一下~雖然我說這次分享的曲目不會難到崩潰,但是要彈到好,絕對不是容易的事。

這次的選曲平均為 ABRSM 八級以上,其實八級只是進入古典音樂的一個開始,並不是終點,難度請大家自行斟酌。如果你覺得太難,可以當作認識曲目;如果喜歡也可以當作未來想彈的目標樂曲喔!

💤 夢 Rêverie

《夢》是德布西最親民好上手的作品之一。右手輕柔、反覆出現的音型,配上左手如撥動豎琴般的伴奏,一句接著一句,慢慢將聆聽者帶入夢境般的虛幻空間。

對演奏者而言,這首作品雖然技術難度不高,但是需要有非常好的音色控制能力及踏板技巧。

整體而言前半部的難度更為親民,後面兩頁開始,音樂的起伏及變化較多,另外也有左右手聲部切換等等的技巧;就像夢裡突然出現的激動情節,把你從半夢半醒中喚起,然後再把你送回夢鄉。

我個人覺得,這首《夢》是踏入德布西音樂世界的完美入門曲。和聲豐富、意境深遠。如果你想開始探索印象派音樂,就從這裡開始吧!

🎪 小黑人 Le petit Nègre

這首超級淘氣的樂曲是德布西在 1909 年受委託創作,要拿來作為教育用途的作品。

這首曲子的英文名稱叫做「The Little Negro」,是指美國奴隸制度下的黑人。倒不是德布西在種族歧視,而是他刻意用這首曲子來描繪 19 世紀美國南部的一種舞蹈形式——步態舞 (Cakewalk)。

這種舞蹈最一開始是一種雙人舞,參賽者要用非常正式但又滑稽的方式進行,誇張地模仿小步舞曲或華爾茲的優雅動作。而且由奴隸主擔任評審,贏家可以獲得蛋糕作為獎品,所以叫做 Cakewalk,蛋糕走路,其實諷刺意味十足。

在音樂上,Cakewalk 通常會用 2/4 拍來記譜,充滿重拍和切分音。德布西故意用了一些不協和、聽起來很逗趣的音程,來製造那種小黑人在耍寶、俏皮搗蛋的效果。

順帶一提,德布西還有另一首以 Cakewalk 為題材的作品,就是《小孩子的天地》裡面的〈黑娃娃的步態舞〉,同樣非常有名!這可能反映了當時歐洲對美國黑人音樂文化的興趣。

演奏技巧方面,如果你可以掌控好這首很強調的 articulation,像是重音、連跳,並且能夠用穩定、比較快的節拍來彈奏的話,應該就可以把這首曲子的效果表現出來囉!

👱‍♀️ 前奏曲 - 亞麻色頭髮的少女 La fille aux cheveux de lin

聽完了搞笑滑稽的作品,接下來你將進入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。因為你即將看到一位亞麻色頭髮的少女站在你面前……

這首是出自德布西 1910 年《前奏曲》集中的第八首——《亞麻色頭髮的少女》。從音樂中好像可以聽到一點蘇格蘭民謠的影子,有點像葛利格的創作風格。短短 39 小節,不到 3 分鐘的長度,卻營造出極強的畫面感——彷彿看到海邊山坡上,一位亞麻色頭髮的少女平靜地凝望遠方,柔順的髮絲被海風輕拂。

這個標題不是德布西隨便取的,靈感是來自於法國詩人勒貢特·德·列爾 (Leconte de Lisle) 在 1852 年寫的同名詩。

這首其實技術上不算困難,卻被列為 ABRSM 的八級考曲。我想一來可能是因為它是降 G 大調,降記號比較多;二來是它有許多特別的和聲,除了要把隱藏在其中的主旋律彈出來,還要控制好音色及踏板,要彈到好也是要注意非常多的細節的!畢竟你也會希望你創造的這位少女可以以清新脫俗、有氣質的樣貌出現,而不能是非常狼狽的樣子。

🌙 貝加馬斯克組曲 - 月光 Suite bergamasque - Clair de lune

如果要選一首最具代表性的德布西作品,《月光》絕對榜上有名!它是出自德布西的《貝加馬斯克》組曲當中的第三首,也是整套組曲中最著名的一首。

這首的標題是源自保羅·魏倫 (Paul Verlaine) 的詩集中的一首同名詩作。詩中描繪化妝舞會的舞者彈著魯特琴起舞,在華美的偽裝下卻暗藏憂傷。他們的歌聲與那「悲傷而美麗的月光」交織,讓樹上的鳥兒陷入夢境,使噴泉因狂喜而哭泣。

德布西就是有辦法把月光用鋼琴「彈」出來!他用分解和弦模擬月光灑落的感覺,配上那種朦朦朧朧、似有若無的和聲,真的會讓人覺得置身在月光下。音樂既浪漫又有點淡淡的憂傷,就像詩裡描寫的那種華麗舞會背後的複雜情緒。

這首彈得好,其實我覺得是非常不容易的!不僅是音色的控制,速度控制也是一個重點。

開頭是寧靜而唯美的氛圍,就像月光灑下的畫面。多個雙音夾帶著旋律,我們不僅要將旋律及和弦的層次彈出來,還要注意多個聲部在進行。

進入第二段,德布西指示以更自由的速度演奏,左手連續的分解和弦隨即展開,引領樂曲進入最具流動性的樂段。此時音樂彷彿暗示著在平靜的月色掩映下,正醞釀著某種暗潮洶湧的情感波動。
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這是一首 9/8 拍、複合拍子的樂曲,每一大拍被切割成了三份,但有時又會看到有「二連音」,要將拍子分成兩份。中間轉換的部分不能太突兀,很多人彈這首時,節奏都靠感覺或記憶,但我建議練習前一定要把拍子完全看懂,然後在德布西給的框架之下,再根據你對樂曲的詮釋來掌控速度。

🧬 第一號阿拉貝斯克(或「華麗曲」)Arabesque No. 1

「阿拉貝斯克」是阿拉伯的藝術風格,指的是那種像藤蔓一般相互纏繞的花紋;在音樂上,指的是具有裝飾性、繁複而華麗風格的樂曲。所以這裡的「阿拉伯風格」跟真正的阿拉伯音樂沒有關聯喔!純粹是裝飾風格的概念。

其實德布西寫了兩首「阿拉貝斯克」,但是第一首又更有名了一些。在這首樂曲中,你會不斷聽到分解和弦、琶音等等的技巧,營造出華麗、絢爛如花紋般的旋律線條。

這首曲子是中階往進階滿必練的樂曲,裡面有非常多不同的技巧,像是琶音力度控制、雙聲部控制、二對三不規則節奏等等。

🧙‍♂️ 特別加碼:老頑固 Doctor Gradus ad Parnassum

《老頑固》出自德布西為女兒創作的《小孩子的天地》組曲第一首。

這套《小孩子的天地》是德布西當了爸爸之後,為女兒創作的 6 首小品,描寫從兒童角度看到的世界。這 6 首每一首都有標題,而且這些標題跟音樂本身的連結度非常高,你光看到標題,然後再聽到音樂之後,應該都會會心一笑,因為德布西真的很擅長用音樂來描繪畫面!有興趣大家可以去聽完整音樂。

原文標題「Doctor Gradus ad Parnassum」意為「通往帕納索斯山的階梯博士」。其實德布西取這個名字是有特殊含義的!

18、19 世紀曾有許多標榜「通往帕納索斯山的階梯」的練習曲出版,宣稱能讓技巧邁向高峰,但內容都是無聊的機械性重複練習。德布西故意加上「Doctor」一詞,諷刺這些練習曲明明無聊卻裝得很有學問。

音樂生動地描繪小孩練習練習曲的情境:開始時不情願地彈奏,中間因無聊開始打瞌睡(音樂慢下來),快結束時精神又來了,趕快彈完收工。極具童趣和幽默感。

🏥 鋼琴技巧急診室

18 世紀有「通往帕納索斯山的階梯」,21 世紀有好和弦的《鋼琴技巧急診室》!不用一直機械式地重複練習爬階梯,而是直接找到技巧瓶頸、對症下藥。如果你的鋼琴技巧真的卡關了,快到這個頁面看掛號看診吧!

總結

這五首(加一首)德布西作品各有特色,從夢幻的《夢》到調皮的《小黑人》,從詩意的《亞麻色頭髮的少女》到浪漫的《月光》,再到華麗的《阿拉貝斯克》和幽默的《老頑固》,充分展現了德布西音樂的多樣性。

雖然這些是「相對不難」的德布西作品,但仍需要一定的技巧基礎和音樂理解。透過這些作品,相信你能更深入地感受德布西音樂那層神祕面紗後的豐富內涵。

樂譜下載連結

以下是文章中六首德布西作品的 IMSLP 免費樂譜下載連結:

  1. 夢 Rêverie
  2. 小黑人 Le petit Nègre
  3. 前奏曲 - 亞麻色頭髮的少女 La fille aux cheveux de lin(《前奏曲第一冊》中的第 8 首)
  4. 貝加馬斯克組曲 - 月光 Suite bergamasque - Clair de lune(組曲中的第 3 首)
  5. 第一號阿拉貝斯克 Arabesque No. 1(《兩首阿拉貝斯克》中的第 1 首)
  6. 老頑固 Doctor Gradus ad Parnassum(《小孩子的天地》組曲中的第 1 首)

IMSLP(國際音樂樂譜圖書館計畫)提供免費的公共領域樂譜下載,所有樂譜均為合法使用。